摘要:圓柱蝸桿、蝸輪的精度(摘自GB 10089- 1988) 圓柱蝸桿、蝸輪精度是根據GB 10089-1988 編寫的,適用于軸交角=90,模數m1mm, 蝸桿分度圓直徑d400mm ,蝸輪分度圈直徑暇 4000mm;基本蝸桿可為阿基米德蝸桿(ZA蝸 桿)、漸開線蝸桿(ZI蝸桿)、法向直廓蝸桿(ZN 蝸桿)、
圓柱蝸桿、蝸輪的精度(摘自GB 10089-
1988)
圓柱蝸桿、蝸輪精度是根據GB 10089-1988
編寫的,適用于軸交角Σ=90°,模數m≥1mm,
蝸桿分度圓直徑d≤400mm ,蝸輪分度圈直徑暇
≤4000mm;基本蝸桿可為阿基米德蝸桿(ZA蝸
桿)、漸開線蝸桿(ZI蝸桿)、法向直廓蝸桿(ZN
蝸桿)、錐面包絡圓柱蝸桿(ZK蝸桿)和圓弧圈
柱蝸桿(zc蝸桿)。
1術語定義和代號(見表8.5-19)
2精度等級
國標對蝸桿、蝸輪和蝸桿傳動規定12個精度等
級,第1級精度最高,第12級精度最低。
按照公差的特性對傳動性能的主要保證作用,將
公差 (或極限偏差)分成三個公差組:
根據使用要求不同,允許各公差組選用不同的精
度等級組合,但在同一公差組中,各項公差與極限偏
差應保持相同的精度等級。
蝸桿和配對蝸輪的精度等級一般取成相同,也允
許取成不相同。對有特殊要求的蝸桿傳動,除Fr、
F''i、f''i、fr項目外,其蝸桿、蝸輪左右齒面的精度等
級也可取成不相同。
3齒坯的要求
蝸桿、蝸輪的加工、檢驗和安裝的徑向、軸向基
準面應盡可能一致,并應在相應的零件工作圖上予以
標注。蝸桿、蝸輪的齒坯公差,包括軸、孔的尺寸、
形狀和位置公差以及基準面的跳動公差列于表8.5-
20、表8.5-21。
4蝸桿、蝸輪的檢驗和公差
(1)蝸桿、蝸輪的檢驗
根據蝸桿傳動的工作要求和生產規棋,在各公差
組中,選定一個檢驗組來評定和驗收蝸桿、蝸輪的精
度。當檢驗組中有兩項以上的誤差時,按最低的一項
精度來評定蝸桿、蝸輪的精度等級。
第I公差組的檢驗組
5蝸桿傳動副的檢驗和公差
(1)蝸桿傳動的檢驗
蝸桿傳動的精度主要以蝸桿副的切向綜合誤差
ΔF'ic、蝸桿副的一齒切向綜合誤差好ΔF'ic和蝸桿副的接
觸斑點的形狀、分布位置和面積大小來評定。
對5級和5級精度以下的傳動,允許用蝸桿副的
切向綜合誤差(ΔF'i)和蝸輪一齒切向綜合誤差
(ΔF'i)代替ΔF'ic、ΔF'ic的檢驗,或以蝸桿、蝸輪相
應公差組的檢驗組中最低結果來評定傳動的第I,Ⅱ
公差組的精度等級。
對不可調中心距的蝸桿傳動,檢驗接觸斑點的同
時,還應檢驗Δfa、Δfz和ΔfΣ。
6蝸桿傳動副的側陳規定
GB 10089-1988中規定蝸桿傳動的側晾共分八
種:a、b、c、d、e、f、g和h。最小法向側隙值以a
為最大,其他依次減小,h為零,如圖8.5-14所示。
側隙種類與精度等級無關。
根據工作條件和使用要求來選擇傳動的側隙種
類。各種側隙的最小法向側隙jnmin值列于表8.5-29。
傳動的最小法向側晾由蝸桿齒厚的減薄盤來保
證,即取蝸桿齒厚上偏差Eaal=-(jnmin/cosαn+EsΔ),
蝸桿齒厚下偏差Eail=Easl-Tal,EaΔ為制造誤差的補
償部分,其值列于表8.5-31,Tsl為蝸桿齒厚公差,
其值列于表8.5-30,
蝸輪齒厚上偏差Eas2=0,蝸輪齒厚下偏差Eai2=
-Ta2,Ta2為蝸輪齒厚公差,其值列于表8.5-32。
對于可調中心距傳動或不要求互換的傳動,其蝸
輪的齒厚公差可不作規定,蝸桿齒厚的上、下偏差由
設計確定。
對各種側隙表列數值系蝸桿傳動在20℃時的情
況,未計人傳動發熱和傳動彈性變形的影響。傳動中
心距的極限偏差±fa見表8.5-26。
7工作圖上的標注
在蝸桿、蝸輪工作圖上,應分別標注精度等級,
齒厚極限偏差或相應的側晾種類代號和圓柱蝸桿、蝸
輪精度國標的代號。標注示例如下:
1)蝸桿第Ⅱ,Ⅲ公差組的精度為5級,齒厚極
限偏差為標準值,相配的側隙種類為f,則標注為
8裝配圖上的標注
在蝸桿傳動的裝配圖上,應標注出配對蝸桿、蝸
輪的精度等級,側涼種類代號和國柱蝸桿、蝸輪精度
的國標代號,標注示例如下。
1)傳動的三個公差組的精度同為5級,側隙種
類為f,則標注為
9公差數值表(見表8.5-20~表8.5-32)
10誤差與相關關系式(見表8.5-33~表8.5-35)
文章分享: |
|